永远路上观后感第三集【完整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远路上观后感第三集【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永远路上观后感第三集【完整版】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2016-11-02 浏览:分享人:傅坚武手机版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面品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18 日,区司法局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在该片中,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大老虎”现身说法,还首度公开了一些案件细节。司法局党员干部在观看该片时反响强烈,大家边看边交流。“刚看完《长征》,再看《永远在路上》,感到特别震撼,长征的胜利,正是人心向背的最好诠释。”司法局副局长孟庆武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观看结束后,区司法局纪检组要求,局党员干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好收看和讨论,希望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写好感悟这篇文章。

 17 日,区城管局纪检组、监察室专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收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通知要求局党组成员要率先垂范,看深一步、学深一步;各直属大队、科

 室(办)要紧密结合“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和城管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深入进行讨论交流,谈感受、谈收获、谈目标,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筑牢思想信念的根基,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准则》和《条例》。同时,各支部还将结合 10 月份党课教育活动,开展《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专题交流,进一步深化警示教育的效果。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情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对世界的宣誓。这样的宣誓真提气!

 治国理政,人心为本。于国家,是人心向背;于个人,是口碑官声。古往今来,人心向背这笔账,算的人不少,结果却是各异。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崇廉戒奢,所以有大唐“贞观之治”;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所以有弱晋“八王之乱”。郑板桥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所以虽失其位而民怀之;和说“升斗小民、不过尔尔”,贪渎弄权,所以虽位极人臣却恶名难消。

 这个道理,党中央和大部分党员看得很明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便贯穿始终。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用“靠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回答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努力

 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红利,这都体现了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

 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腐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 13 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习近平总书记在片中已给出了答案。

 应该说,大部分党员都能把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但有个别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如专题片里的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细节这样子的“公仆”,人民是绝不会和他们站在一起。

 对党和党员干部,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人心一旦失去便很难再挽回。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一连串“老虎”的落马,让人既提气,又警醒。提气的是,党是动真格的!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风气改善有目共睹,令人拍手称快;警醒的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决不能放松。

 正如片中所说,中国共产党赢得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不是一次选择就可一劳永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必须常抓不懈,“有腐必惩”,让人民看到党的决心和效果。人心向背这笔账,必须时时算,日日算,常算常新。唯有如此,才能增强人民对党的信心,才能担负起党的历史责任。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政府的权力较多属于行政审批权,深化改革是惩治腐败的重要路径,是促进源头防腐的“当头炮”,而廉政建设又是推进改革的基础和屏障,二者相辅相成。行政审批管理机构肩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任,在廉政之路上要认清一个“理”,筑起一道“墙”。

 以“安身立命,敢于担当”为理。所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身处领导干部岗位,对人生哲理、从政至理和处世道理需内省外化之、深思笃行之,正确看待岗位和职责,做到面对权力荣辱不惊,面对非法之财淡然漠视。为官做人态度淡泊,谋事创业却需勇挑重担,改革工作触碰了很多既得利益,阻碍大、门槛多,如果碰到困难就回避,遇见障碍就掉头,无限期推后、拖延,不作为反成“软腐败”,更何谈推进改革,源头防腐了?

 以“权责明晰、公开公平”为墙。这两年改革是洪流,要让这洪流按照既定的航道前进,省里提出的“四张清单一张网”都是航道,它主导了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权力的边界和责任的所属,也保护了摇橹导航的改革参与者,如果借改革之名钻空挖洞,反而会让洪流泛滥成灾。今年,张鸿铭市长提出“把权力和政府办事放在公平透明的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固然给权力运行者施加了压力,

 但更是给领导干部筑起一道防护墙。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良好的作风是完成任务的保证,圆满完成 2016 年各项目标任务,靠的就是一支素质较高、作风踏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干部队伍,只有作风建设过硬才能圆满完成 “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 的建设任务。

 一、深入一线,是作风建设的前提

 从严治党必须具体而不是抽象、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不深入一线,不仅理论和制度接不了地气,当事人也无法领会作风软硬之别、成绩优劣之度。深入一线得到的启示和经验,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作为一名领干部导,就是要在干部中起到带头作用,要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唯有这样,才能在干部当中树立起绝对权威,发挥出表率作用,才能激励、影响和带动基层干部职工,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皋亭山景区建设从文化研究、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到村民协调、征地拆迁、运营管理,有大量的一线工作,不深入一线的设计必然与旅游功能脱节,不深入一线的工程管理必然联系单骤增,不深入一线的管理更可怕,必然支出天马行空、收入捉襟见肘。

 二、奖惩分明,是作风建设的关键

 干部队伍中之所以存在“作风建设差的”现象,问题

 的关键在于我们常说的“动真格”还有诸多疏漏。要实现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的目标,就必须施以铁腕、铁拳、铁律,动真格地予以整治,方能奏效。任何无关痛痒的处罚,无法让患有“作风建设庸懒散”症的干部得以醒悟,对勤奋敬业、克难攻坚的干部还是一种伤害,久而久之,还会产生更为可怕的耐药性和后遗症。因此,要想解决问题、根治弊病,关键就是要动真格。“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干”的情况,是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通病,大大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出重拳,动真格,不走形式,产生一种震慑作用,让慵懒者不敢慵懒,只有真正抓起来、管起来,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作风庸懒懒”方能见真效。皋亭山景区管委会是一个富有经念的团队也是一支万象更新的新队伍,传承与创新共存,如果有严明的奖惩制度,相信有些错误不会反复犯,有些好的思路不会举步维艰。

 三、有效监督,是作风建设的保障

 “庸散懒”最怕阳光,只有把领导干部的工作全部置于监督之下,“作风庸散懒”才能无地自容,无处藏身。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监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文明进步的基础。逆水行舟,一

 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次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大者,我们这样一个拥有 8600 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坚持从严治党,就必须加强监督,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小者,一个江干区一个皋亭山景区,除了通过组建内部监督机构以外,还要加强群众监督、构建网络监督等形式,打造一个立体监督体系,只有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有效地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才能作风建设庸散懒问责的成功。

 四、降损增效,是作风建设的标尺

 贯彻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降损增效是标尺。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最终的成果要体现到促进改革发展上,这既是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干部群众的共同意愿。把坚决打胜扭亏增效攻坚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作为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形成了万众一心打胜扭亏增效攻坚战的生动局面。当前,江干区、皋亭山景区即将踏上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坚决打胜降损增效攻坚战的新征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抓经营上来,把作风

 建设成果转化为打胜降损增效攻坚战的具体举措,体现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上,真正实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用降损增效的成绩来衡量作风建设的水平。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深刻阐释了领导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每一位公务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推荐访问:永远路上观后感第三集 观后感 完整版 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