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6篇

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6篇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1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6篇

篇一: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十单元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导学案(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1、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实验准备: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2、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3、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提出问题:酸有哪些性质?碱有哪些性质?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反应?猜想:我猜想酸和碱之间会发生的反应有:

  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1、取 10mL 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酚酞试液滴入酚酞后溶液变为

  色。酚酞遇到

  溶液变成红色。2、向 1 中再逐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至颜色刚好为无色。溶液由

  色逐渐变为

 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一起来学新课自主学习一起来学新课自主学习这些知识更新这

 23、蒸发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后得到白色固体是

 反 应 后 产物是水和

  ?小结:1、酸与碱反应 的 实 质 ——中和反应2、盐的定义知识小结1、酸和碱

 发生化学反应(填能或不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

 离子和

 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叫做盐。3、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

 反应。(阅读 P60-61,完成下面 1-9 题)1、其他酸和碱也能发生反应吗?若能够,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氢氧化钙和盐酸 :

 2、由

 和

  构成的一类化合物称为盐。3、

  和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4、应怎样去改变(硫酸引起的)酸性土壤?

  可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自主学习(学案)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学案)自主学习这些知识更新这

 35、能用生石灰代替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吗?

  (填能或不能)为什么?

 6、一些工厂排除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可加入

  进行中和处理;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可加入

  进行中和。7、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

 性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若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镁,服用后其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食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Mg(OH) 2 ]除去,你能说明去垢的原理是什么?

 9、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涂一些

 性物质(例如

 )可减轻痛痒。1、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A: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B:处理工厂的废水

  C:用于医药 学完本节

 我的收获是:

  我的启示是:

  我的发现是:

  1.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

  B.将熟石灰撒在泄漏的浓硫酸上C.将氢氧化钡撒在漏出的浓硫酸上

  D.用土将泄漏出的浓硫酸掩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B、CuO+H 2 SO 4 = CuSO 4 +H 2 OC、Zn+H 2 SO 4 =ZnSO 4 +H 2 ↑

 D、Cu(OH) 2 +2HCl =CuCl 2 +2H 2 O中考直通车我们会归纳小结

 4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5、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的病人需用药物治疗,下列药物(主要成分)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NaCl

  B、Al(OH) 3

 C、NaOH

  D、

  Ca(OH) 26、如图所示,小张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 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小张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张同学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张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x k

 b 1. c o m

篇二: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碱 的 中 和 反应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 实验准备 】

 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

 2.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

 【课时安排】

 1 课时 【 教学 过程 】

 第一板块:问题结构 [引导性材料]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前准备的有关焦裕禄主要事迹的材料;介绍附近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记录片)。

 问题 1: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问题 2:能否利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要利用到哪个知识点?该知识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同学们在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后,教师作简要的评价,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本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问题 3:课文中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问题 4:你还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哪些应用了中和反应的实例?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 5:你能写出本课题中关于怎样处理工厂废水的反应原理吗? 问题 6: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想过对谁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拟订一份调查报告

 给有关部门,其中包括你了解的情况和改进的方案。

 点评:问题结构是构成教学思路的基本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活动的智力保证。教师展示问题结构的技巧是,先给学生“焦裕禄事迹”等各方面的材料,为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将学生的思路送进“前沿阵地”,然后再层层深入。问题结构在抓住知识属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和反应的应用,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不断深入,不断变换研究问题的角度实质,这一过程落实了知识技能目标,强化了过程方法目标,点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二板块:教学设计

 点评:本块设计从学生已经知道的向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改良土壤等创设情景(激趣),

 这是为什么?(起疑),通过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小结(释疑),通过学生的实践与应用(深化),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各得其乐,各得其所。从教学思路中我们还品味出,从纵向教师展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从横向分析,教师把握了“教与学一一对应的原则”,这种动态的课堂结构必然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才华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出宽广的乐学的思维空间。

 第三板块 : 教学范例

 课题 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 1.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 2.在酸性土壤中撒生石灰

 二、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三、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四、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的药水,可减轻痛痒。

  提出问题:

 酸有哪些性质?碱有哪些性质?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猜想:

 我猜想酸和碱之间会发生的反应有:

 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 10mL 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酚酞试液

 2.向 1 中再逐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至颜色刚好为 无色。

 3.蒸发反应后的溶液

 小结:

 1.酸与碱反应的实质——中 和反应 2.盐的定义

  知识小结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是盐和水 我发现的新问题:

 猜想 依据 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结论

 1

  2

 1.解释“向土壤中洒熟石灰”的秘密。

 2.有些工厂排除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可加什么物质最合适? 3.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

 4.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涂一些碱性物质(如 NH 3 ·H 2 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5.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Mg(OH) 2 ]除去,说明去垢的原理是什么? 6.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较好?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请想一想主要药物的化学性质是酸性还是碱性?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7.上网收集有关中和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学完本节

  我的收获是:

 我的启示是:

 我的发现是:

 点评:新课标呼唤新教法,本案例中第三块从“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还应知道”“我们怎样应用”“我们的感受”暗示教法,从宏观(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到微观(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是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乐中求知,其乐无穷。

 这一教学案例三个板块给予了三种思维方法,每个板块又是较完整的体系,反映出设计者“围绕核心目标,提供多种方法”的理念,所以它的借鉴性较强。

篇三: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从实验(魔术)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 是贯穿酸、碱、 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 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 还有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 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 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 学生们在有了酸、 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节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

 教学目 的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 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 通过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三)

 教学的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的定义、 实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反应实质的理解。

 二、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 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

 通过 8.1 和 8.2 的学习, 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并且知道了强酸、 强碱具有腐蚀性, 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 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 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 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 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 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 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 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 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 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 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 酸性氧化物、 酸式盐与碱、 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 以及“离子反应”, 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 ,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 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

 实验仪器:

 量筒、 胶头滴管、 玻璃棒、 烧杯等 。

 实验药品:

 NaOH 溶液、 盐酸溶液、 酚酞溶液。

  四、 教学方法:

 合作实验探究、 多媒体辅助等

 五、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

 六、 教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课前完成学案)

  多媒体——情境导入:

 通过我们平时都见过, 有些人喝过的胃药, 及胃药为什么起到治疗胃酸的功效, 胃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引入酸碱反应的话题, 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 预习检测, 问题生成

 学生实验: 取一个烧杯,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出现红色, 在滴加盐酸, 红色消失。。

  启发学生思考:

 实验中无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 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 如果发生反应会有什么特点?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反应生成了什么?

  〈三〉 合作学习, 交流展示。

 感悟新知识过程:

 合作探究中和反应

 学生活动:

 小组内活动, 提出对于酸和碱那个的猜想和验证实验方案。

  分析问题:

 通过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原子守恒, 来推测反应生成了什么!

 教师分析并【板书 】

  HCl﹢ NaOH

 =

 NaCl

 ﹢ H2O 具体分析:

 NaCl 的组成, 推测 NaCl 在溶液中的粒子, 得出盐的概念:

  像 NaCl 这样由由金属粒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设计意图:

 知识由浅入深, 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能从构成、组成的角度给盐下定义。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 观察与归纳分析的能力。

 三〉 精讲点拨, 梳理归纳

 教师放 ppt:

 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ppt 动画)2, 使学生再次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生观看并思考:

 在酸和碱混合时到底溶液有哪些变化?

  盐酸、 NaOH 溶液中的微粒:

 HCl=H+

 +

 Cl-

  NaOH=Na+

  +

  OH-

 盐酸与 NaOH 溶液混合:

 盐酸中的 H+与 NaOH 溶液中的 OH-结合生成了 H2O 分子。

 盐酸中的 Cl-与 NaOH 溶液中的 Na+在反应前后不变。

 得出中和反应实质:

 H+

 + OH-

 =

 H2O。

 使学生对中和反应为什么很容易 发生有了深刻的理解。

  过渡: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四>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播放 ppt:看图片加讲解来了解酸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结尾紧扣主题并解决引课的问题, 讲解胃药的主要成分, 及为什么会治疗胃酸过多, 就是应为发生了中和反应, 来结束这节课。

 七、 板书设计

  8.3

 酸和碱的反应

  一,

 定义:

 酸跟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表达:

 酸 + 碱 ==== 盐 + 水

 二,

 实质:

 H+ + OH-==== H2O

 盐:

 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

 在生活中的应用

 1、 改变土壤酸碱性;

  2、 处理工厂废水:

  3、 用于医药;

 4、 用于日常生活:

篇四: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碱中和反应难点名称:中和反应的原理

 目录CONTENTS2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导入3蜜蜂 马蜂思考:其他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吗?毒液显酸性 毒液显碱性食醋肥皂水生活中的化学

 知识讲解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1.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一:把无色的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它们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呢?科学探究现象:无明显现象

 2.作出猜想科学探究知识讲解没有发生反应发生了反应

 知识讲解问:有什么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知识讲解实验二:往盛有NaOH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然后在慢慢滴加稀HCl至恰好变为无色。科学探究

 结论知识讲解通过上面的实验证明了酸和碱可以发生反应,那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HCl→H + + Cl -NaOH→ OH - + Na + 你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Na + OH -H +Cl -知识讲解

 微观实质:H + + OH - =

 H 2 OCl +

 Na ===

  NaCl +

 碱 酸知识讲解里应外合微观示意图

 仿照 NaOH与 HCl的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2、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3、 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2 2H KOH + + H H 2 2 SO 4 4 = == K K 2 2 SO 4 4 + + 2 2H H 2 2 O OCa(OH) 2 + 2HCl == CaCl 2 +2H 2 OCa(OH) 2 +H 2 SO 4 == CaSO 4+2H 2 O

 讨论下列反应有何共同特点?NaOH

 +

  HCl =

  NaCl +

  H 2 OCa(OH) 2 + 2HCl=

 CaCl 2

  +

  2H 2 O2NaOH

 +

 H 2 SO 4 =Na 2 SO 4 +

 2H 2 O碱 盐 水+= 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根离子金属离子酸+盐: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思考 :不是:如:

 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CuO

 B.Cu(OH) 2C.CuSO 4 D.HC IC

 2. 下列反应是中和反应的是( )A.2NaOH+H 2 SO 4 =Na 2 SO 4 +2H 2 OB.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C. 6HCl+Fe 2 O 3 =2FeCl 3 +3H 2 O D. Fe+2HCl=FeCl 2 +H 2 ↑中和反应:发生在酸和碱之间A

 一、中和反应判断定义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为酸和碱实质H + + OH - = H 2 O中和反应小结

 谢谢观看

篇五: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测量与评价》课题

  第 十 单元 课题2 2 《 酸和碱 的中和反应 》

 教学案

 罗田县白庙河中学课题组

 班级:九(

 )班

  姓名:

  编号:

 学习目标:

 1、了解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实质,初步认识电离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一 、 课前热身, 复习 能构导电的物质。

 。

 1、在用干电池作电源的闭合电路中,小灯泡能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路通过。在该电路中导电的物质有

  、

  。

 2、自然界的水、人体都能导电,你知道原因吗? 二 、 实验探究 , 初步 认识到 酸碱盐溶液 能 导电。

 。

 1、观察实验10-7,填表:

 物质 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蒸馏水 乙醇 能否导电

  2、分析、讨论:

 (1)从分析物质来别可知,

 、

 、

 能导电。

 (2)对比“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情况,可知

 。

 3、听取讲解,了解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原理。

 (1)酸碱盐在

  作用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带正负电荷的阴阳离子;通电后,阳离子向

 电极移动,阴离子向

 电极移动,这样就在溶液中形成了电流。

 (2)模仿、尝试书写电离方程式。

 例:H 2 SO 4 == 2H + +SO 4 2-

 Ca(OH) 2

 ==Ca 2+ +2OH -

 模仿:

 ①写出硝酸的电离方程式:

 ②写出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

 4、阅读课本p57内容,回答:

 (1)所有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因此,所有的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共性)。但不同的酸有不同的酸根,因此,不同的酸具有不同的个性,如:

 HCl

 +

  , H 2 SO 4 +

  。

 (2)所有的碱溶液中都含有

  ,因此,所有的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共性)。但不同的碱有不同的

 ,因此,不同的碱具有不同的个性,如:

 Ca(OH) 2 +

  ,而NaOH不能与其反应。

 (3)所有的盐中没有相同的离子,因此所有的盐不具有较为统一的共性。但金属阳离子或酸根阴离子相同的盐有相似的性质。

 三 、 实验 探究 , 理解中和反应。

 。

 1、完成实验10-8,填表:

 实验1 实验2 步骤1 向烧杯中加入约5mL NaOH溶液, 向烧杯中加入约5mL NaOH溶液, 步骤2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现象1

  步骤3 逐滴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至出现明显现象时停止 逐滴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至一段时间后停止 现象2

 2、分析: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②实验中需要慢慢滴入稀盐酸的原因是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反应的现象是

 3、阅读与观察课本p60~61内容,讨论:

 (1)酸 + 碱→

 +

  ,该反应是

  反应。

 (2)观察p60三个化学方程式,讨论:

 ①属于中和反应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 ②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有哪些技巧?

  (3)观察p60图10-14,从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

 ①

 、

  没有变化,即实际上没有反应。

 ②

  +

 →

 四 、 自主学习 ,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

 1、自主阅读课本p61内容,填空:

 (1)土壤受到

 的影响会呈酸性,可以加入适量的

 中和。

 (2)工厂的酸性废水,可以用

  中和,印染厂的碱性废水用

  中和。

 写出硫酸厂废水处理中的反应方程式:

 (3)胃酸过多,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胃溃疡,可以服用含

  物质的药物【如 Al (OH) 3 】。反应方程式是:

 (4)人体被蚂蚁、蚊虫、蜂等叮咬后,可以涂含碱性的药物或生活中的碱性溶液,如:

  等。

 (5)热水瓶、水壶用久了,内壁常常产生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 Mg(OH) 2 和 CaCO 3

 】,它们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用水不能洗去。因此,常用稀盐酸来洗涤,反应的方程式是:

 ①

  ②

 五 、 课堂小结。

 。

 1、知识回顾:

 (1)能导电的物质有

  、

 和

 、

 、

 的溶液。

 (2)酸 + 碱→

 +

  ,该反应是

  反应,是

  反应。

 (3)酸性土壤常用

  中和,过多的胃酸常要服用含

 的药物。

 2、朗读并记忆重点知识。

 3、向队内同学或老师提出你的疑问。

  六 、 拓展延伸。

 。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是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鉴别出溶液的酸碱性。现有三种无色溶液,它们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

 1、如果用石蕊溶液鉴别。

 操作

  现象与结论 1

  现象与结论 2

  现象与结论 3

 2、如果用酚酞溶液鉴别。

 操作 1

  现象与结论

  操作 2

  现象与结论 2

 现象与结论 3

篇六:酸和碱中和反应,优秀教案

单元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1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1 、知道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2 2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 1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 2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同学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1 、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 2 、培养同学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 3 、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同学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习过程:

 项

 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意图

 (一)

 创景设疑

 操作I : CAI 课件展示。

  蚂蚁叮咬人图片的表情。

 演示:在白纸上写“化学”二字

 (追问:为什么有无色变为红色,再变成无色。)

 揭题:通过本课学习来 解决这个问 题!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 —— 中和反应 。

 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描述获取的信息、思考教师的设问。

  创设问题情景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通过生活当中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

 活

 动

 探

 究

 1 1 、

 设

 计

 探

 1 1 、教师组织学生具体针对这个问题设计、探究。

 ①回顾化学游戏(“红酒”变“白酒”)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利用酚酞试剂来判断反应反应是否进行?

 设计实验 1:

 在盛有氢氧化 钠1、 、 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

  2、 、 学生在教通过认知与现象的碰撞,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和方向,使学生探究的欲望迅速高涨起来。

 究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 加 2 2 ~3 3 滴 酚酞 试液,插入一支 温度计 ,测 量 溶液的温度 。

 。

 --- 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 加入盛 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测 量溶 液的温度 。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 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

 ②“红酒变白酒”,是盐酸吃掉氢氧化钠还是酸吃掉酚酞?用实验证实你的判断。能把“白酒”变为“红酒”

 吗?

 设计实验 2:

 取实验 l l 所得的少量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另取一根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 l l 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颜色又发生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

 ③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什么?

 设计实验 3:

 取实验 l l 所得的少量溶液于蒸发皿中,加热至蒸 干,观察到什么现象? ? 这说明了什么? ? 书写化学方程式。

  师的引导下参与设计实验,并分组完成实验。(见学案)

  3 、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中和反应的初步认识

  4 、书写化学方程式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通过这一组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兴奋当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这亲身经历的实验探究活动中,也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疑问→疑惑→恍然大悟的过程,进而形成了对中和反应的初步认知。

 2 2 、

 再

 发现、再

 教师演示:

 在 石灰水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然后再逐滴滴入 稀硫酸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为什么有和“ NaOH+H Cl ”反应相同的现象?酸1 、 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

 2 、 对比 这两组酸和碱 构成

 通过调换酸和碱再次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得 到相同的现象,必然促使学生思考

 探

 究

  与碱反应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这两组酸和碱构成。板演化学方程式。

  3、 、 书写化学方程式

  酸和碱反应的“原动力”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既能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形象、直观地使学生感悟中和反应中的微观变化,对中和反应的认识也得到提升。

  (三)、

 归纳总结

  1 1 、引 导学生观察化学方程式特点,揭示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 ,生成盐和水。同时中和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2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成物的特点,揭示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 、 观察化学方程式特点,形成对中和反应概念的理解 。

  理解 中和反应的特点。

  2 、了解盐的组成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归纳,顺利成章得出中和反应及盐的定义,同时也使学生明确对比法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

 交流讨论

  1 1 、组织小组讨论:“胃舒平”为什么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为什 么夏天蚊虫叮咬后可涂稀氨水、牙膏或肥皂水等碱性物质来止痛、消肿?

 2 2 、I CAI 课件展示:撒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的图片。设问:这种方法利用了什么原理?

 3 3 、对于化工厂排放的碱性废水应怎样处理才能排放?

  1 、感受中和反应的应用。

 2 、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

 3 、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可以巩 固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五)练习实践

 组织学生做练习,然后讲评练习

 (练习见 学案 )

 做练习

 巩固中和反应有关知识

  三、学生谈收获:

 四、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1 课时) 一、中和反应

 1 1 、酸和碱作用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生成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 2 、中和反应的通式

 碱+ + 酸→盐+ + 水

 3 3 、中和反应的特点

  A 产物是 盐和水反应:

 B B 反应放热 ;

 C C 不再具有原来酸和碱的性质。

 ( 盐:组成里含有 金属离子《

 》 和 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

 二、 中和反应应用:

 医药、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工厂废水等。

 NaOH

 +

 HCl==NaCl

 +

 H 2 2 O O

 2NaOH +

 H H 2 2 SO 4 4 == Na 2 2 SO 4

 +

 2H 2 2 O

推荐访问:酸和碱中和反应 优秀教案 中和 教案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