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思路3篇探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思路 圆园20年第33期耘悦韵晕韵酝陨悦砸耘杂耘粤砸悦匀郧哉陨阅耘总第455期杂藻则蚤葬造晕燥援455晕燥援33袁圆园20经济研究导刊新冠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思路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探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思路
20 年第 33 期耘悦韵晕韵酝陨悦 砸耘杂耘粤砸悦匀 郧哉陨阅耘 总第 455 期 杂藻则蚤葬造 晕燥援455晕燥援33袁圆园20经济研究导刊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在疫情期间,全国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处于停滞状态。旅游活动因具有异地性,需要从常住地流动到旅游目的地,而这种人员流动会带来巨大的传播风险,所以在疫情爆发之初,全国的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演艺、餐饮业、住宿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基本都处于停业状态。党中央对疫情高度重视,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支援疫区,积极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疫措施,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1] 。在疫情得到稳定控制之际,各行各业逐步实现复工复产,国家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到2020年 7 月 14 日,文旅部宣布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经历长达半年多的停业之后,旅游行业开始复苏。但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内疫情防控风险依然存在,跨境旅游依然无法开展。新冠疫情是一件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会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疫情影响下旅游发展现状分析1.政策层面。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对各行业的发展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旅游业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本身的综合性使其在面临重大危机时,受波及的影响较广泛。我国疫情防控得当,旅游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复工复产较晚,在文旅部宣布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但出入境旅游暂不恢复。景区要采取“限量、预约、错峰”等方式,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 50%,同时,疫情防控意识不能放松,要落实责任主体。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时,也要坚持常态防控,控制团队规模,常备防护用品,加强防疫宣传。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境外零星病例持续输入,旅游活动的密集性使得防疫工作必不可少,能有效保证旅游活动有序开展,但也对旅游业恢复有一定限制。2.经济层面。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受疫情影响较大,前期旅游业几乎停摆,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有极强的就业带动能力,在暂停营业期间,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处于失业状态,在其他行业陆续复工复产之际,一些失业人员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在放开跨地区旅游之后,旅游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地为助推旅游业复工复产,发放旅游优惠券,开展景区免费游等活动,如湖北省推出的“惠游湖北”、山西的“千万福利,惠游晋中”、陕西的“惠游陕西”等,航空公司推出一系列“随心飞” “快乐飞”等优惠套餐,这些举措有效刺激旅游消费。在中秋国庆双节前夕,为适应游客游览需求,将景区可承载容量调整为 75%。全国 A 级景区超过1.2 万家,直接或间接吸纳就业人数多达 300 万。在第三季度,我国 A 级景区的接待游客人数已接近去年同期的七成,部分景区已达同期水平。旅游度假区在 7、8 月份全部恢复开放,其接待人数已达到去年同期的九成。3.社会层面。疫情期间,为严控疫情传播,各地都采取封闭管理措施,人们大多数时候只能待在家中,无法外出活动,长期积累的旅游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旅游活动是在非惯常环境中开展,体验他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或许会带来更多的愉悦,得到身心放松。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有了他们的奋不顾身地救死扶伤才得以早日实现疫情有效控制。在此期间,医护人员们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同时还从事着高强度的工作,拼命挽救每一个人的生命,缓解身心疲惫新冠疫情下国内旅游发展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赵 亮(湖北大学商学院,武汉 430062)摘 要:新冠疫情是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对中国旅游业最大的一次冲击。面对此次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的全球性灾害,找准未来旅游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是当前国内旅游业整体提升转型的关键。首先从政策、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四个方面,分析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再对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新冠疫情对旅游业产生的实际影响,并据此从政府、企业和行业整体三个层面为疫情下旅游业的提质增速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关键词:新冠疫情;国内旅游;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125-03收稿日期:2020-09-07作者简介:赵亮(1975-),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研究。125 - -是他们迫切的需求。之后,一些景区推出针对防疫医护人员的免费出游活动,得到高度赞赏。疫情使得人们的消费观也有一定转变。大部分行业在疫情期间无法正常运作,部分企业倒闭,人们的工作收入不稳定或是无收入来源,生活中的多项开支使得人们消费更加理性而谨慎,注重储蓄,以应对无法预料的风险。这促使旅游业在供给侧进行产品升级,以更精准满足游客需求。4.技术层面。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不论是学校的网络授课,工作上的远程会议,或是学术或行业研讨,都很快适应了网络环境,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同时,国家倡导促进健身和旅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虽然各地旅游活动均被叫停,但为满足人民的游览参观需求,各省的博物馆纷纷将展览搬到网上,推出线上主题展、数字全景展、文物数字展等展览活动,给人们呈现视觉盛宴,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风采,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逛遍各地博物馆。近年来,多媒体展示技术如实时人景合成、三维动态成像、全息影像、VR、AR 等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有着广泛应用,这些技术提高博物馆的科技含量,一些易损文物也可借此得以长久保存。当实体博物馆实现网络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虚拟数字博物馆也将出现。而此前,受技术限制,网络有延迟,对 VR 全景展览视觉会有不适感,而随着 5G 技术逐步商用,网络速度大幅度提高,人们可以通过佩戴 VR 眼镜生动直观地进行景区实景游览。二、新冠疫情下国内旅游发展的特点1.旅游业的脆弱性。旅游行业具有非常脆弱的一面,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较为缺乏,这些可能对给其带来直接的、严重的影响,这体现旅游行业对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应对能力较弱。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景区依靠的是游客,景区的特色资源无法随游客而移动,而且一些自然类景区的特色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损毁,但很难恢复如初。若景区无法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便很难为其创造效益,这就是旅游业相较于其他行业脆弱的地方。在人们的以往认知里,旅游行业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但如今,地方投资建设景区往往投资较大,尤其是若以星级标准创建的景区或酒店,其初始投资不菲,建成后的创收阶段,若景区客流量或酒店入住率达不到预期水平,其前期投入可能需要较长的回收期。在疫情期间,不论是景区、旅行社还是酒店,没有游客便难以为继,这充分体现了旅游业的脆弱性,或许旅游业从实践上回归“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灵活模式 [2] 。2.旅游业的多功能性。对政府而言,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能有效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住宿、餐饮、交通、演艺等,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2019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第三产业的就业占比从 2015 年的 42.4%上升到 2019 年的47.4%,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疫情导致部分人失去工作,旅游业对就业市场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政府的压力。对消费者而言,疫情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旅游动机,旅游业的服务性质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如休闲、保健、娱乐、购物等;对企业自身而言,各地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扶持企业发展,推出的优惠活动对消费者有较大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给旅游业带来了生机,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进而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提质升级,给游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3.旅游业的依赖性。旅游业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其对政府、开发商、旅游地居民、旅游者等参与主体的依赖,以及对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依赖。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如乡村旅游的发展,依靠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和旅游扶贫政策,各地具有资源条件的乡村依靠政策的扶持进行厕所革命,大幅度改善村貌,美化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当然,旅游开发需要资金投入,投资者愿意加入进来,同时还需要乡村中的村民支持当地的旅游开发,参与其中。当乡村旅游景区建成,对游客开放,只有充足的客流量才能保证景区顺利运营下去。不论什么类型的景区,开发之初的资源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旅游规划的依据。资源禀赋越高,其旅游地生命周期越长。在开放跨省旅游之际,不论是政府、企业、从业人员或是旅游者都对旅游行业的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4.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3] 。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是首要原则,其次还要注重实现三大效益。在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注重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维护旅游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性不仅体现在资源环境上,还体现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2019 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3.9%,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59.4% [4] 。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增长最快,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三、新冠疫情对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扶持旅游行业发展,加快实现复工复产,助力恢复国内经济,以文旅部和财政部为首的国家部门纷纷出台旅游支持、恢复政策。文旅部出台的《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中提出对已缴纳保证金并领取经营许可的旅行社,暂退缴纳保证金的 80%。在税收方面,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包括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游览景区管理两类)四大类困难企业,2020 年度发生的亏126 - -
[责任编辑 晓 群]参考文献:[1] 谢春涛.为了人民我们不惜一切代价[N].人民日报,2020-09-18.[2] 保继刚.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境内外旅游业影响研判与疫后产业发展思考[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0,(1):11-15.[3]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J].地学前缘,1996,(1):1-9.[4]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0-02-29.[5] 程曼诗.袍泽之情永存荆山楚水间[N].湖北日报,2020-08-14.[6] 明庆忠,赵建平.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20,(3):124-131.损最长结转年限由 5 年延长至 8 年。全国 31 省市均发布旅游业扶持政策,主要涉及投资建设、金融支持、缓交税费等多方面支持,部分地区如安徽、海南、浙江、广东、四川等直接对受疫情影响的旅游产业给予财政补贴。2.推动经济提质升级。2019 年国内游客为 60.1 亿人次,同比增长 8.4%,国内旅游收入为 57 251 亿元,同比增长11.7%,而国际旅游收入为 1 3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 [4] 。受疫情影响,以及入境旅游的管控,本年度的旅游经济发展较难恢复到上年度总体水平。但我国国内市场庞大,在出境旅游发展受限的情形下,国内游成为人们的唯一选择。此次,湖北省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为严重,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省政府发起“惠游湖北”的优惠活动,2020年 8 月 8 日—12 月 31 日,省内所有 A 级景区,游客可预约免费游玩,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关注 [5] ,可见国内旅游需求旺盛。旅游行业推出各种创新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提高旅游产业供给品质。国家提倡发展夜经济,景区规划设计夜游项目,提高游客景区游览时长。3.转变旅游消费特征。根据《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预测调研报告》可知,此次疫情使得人们的旅游心理、旅游行为、旅游方式、旅游偏好、消费习惯等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疫情使得很多人取消出游计划,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人们出游情绪逐渐高涨。时间、预算、风险等对人们的旅游出行计划影响较大,预计可用闲暇时间较 2019 年有所减少。出游的最大风险为卫生安全风险,其次为旅游体验质量下降风险。疫情后,人们出游的首要动机是亲近自然、感受山水,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低收入群体的旅游动机。在旅游选择偏好上,对卫生健康的关注度较高,包括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全过程的卫生安全体验。旅游目的地选择上,自然观光类最受欢迎,对民俗风情类和健康疗养类的关注较去年有明显的提高。出游方式上,火车和动车依旧为首选,短途旅行以自驾居多,选择火车、动车和飞机出行的比率有明显提升。旅游消费支出最多的是在住宿方面,其次为餐饮和交通,疫情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餐饮卫生,其支出意愿变强。四、疫情后旅游业提质增速的主要应对策略1.政策主导策略。旅游业是受此次疫情冲击最直接、范围最广、时间长的行业,但这种影响不会一直持续,恢复经济的首要目标是促进消费,疫情期间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受抑制,在疫情后这些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6] 。政府在出台扶持政策时,以刺激消费需求为核心,建议以弹性休假、发放消费券、升级服务标准等为重点,降低旅游需求的不确定性,构建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性支持。引导游客出境旅游需求向国内转移,针对不同群体,降低门槛,精细施政,助力重点旅游目的地景区的提档升级。同时,引导景区做好旅游规划,建立科学管理制度,旅游统计数据去泡沫,实事求是地反映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调整旅游供给体系的建设思路,以“+旅游”的方式推动旅游供给体系构建。政府在疫情防控得当之后,应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务 [2] 。2.企业主体策略。在疫情期间,旅游相关企业受到不同...
篇二:探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思路
旅游-80-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年第 32 卷第 7 期(总第 507 期)旅游行业是一个高度环境敏感性行业 , 这种敏感表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极易遭受境内外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 , 从而导致严重的衰退和滑坡。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属于流行性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 但是由于其极强的传染性和对社会严重的危害性 , 所以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2020 年 1 月 30 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旅游行业作为一个环境敏感性行业,在此次突发的新冠疫情中遭受了诸多挑战。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民众居家隔离,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而旅游景点、景区人流量巨大,本质属劳动密集型行业,极易加大传染风险,民众旅游需求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发生后,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各旅行社,旅游公司积极响应号召,采取措施,关闭景区、暂停发团、停止营业。总之旅游行业在受此次疫情影响巨大,受到的冲击十分严重。[ 收稿日期 ] 2021-01-20[ 作者简介 ] 王晓燕(2000—),女,山东潍坊人,在读本科生。新冠疫情下旅游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王晓燕(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00)[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之后,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其中,以旅游行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旅游市场近乎停摆,旅游业从业者普遍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运营压力增大的问题,旅游业整体呈现低迷发展态势。为应对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旅游行业坚定信念,找准市场定位,创新经营方式,加强行业合作,同时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积极进行行业自救,最终逐渐实现行业的复苏。[ 关键词 ] 新冠疫情;旅游行业;发展困境;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 F590.8 [ 文献标识码 ]A的融入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从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五感立体打造文化体验氛围。要更注重物质文化背后的精神解读,并选用合适的载体与渠道展示精神文化。4.2 .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文旅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研究消费者需求与趋势的基础上,推出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在坚持市场导向的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是灵魂理念、坚决抵制文化低俗化,避免文化过度商业化。4.3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品牌为依托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同质化竞争的恶劣影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势必会出现一批优秀的文旅产品,会有竞争对手模仿、抄袭,然后再次陷入同质恶性竞争。因此,各文旅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品牌化发展。4.4 多渠道融合目前,文旅融合大多是集中在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少数涉及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制造。由于旅游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因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使得六大板块同时融合,综合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整体旅游产品。4.5 处理好传承与创新文化虽然与历史密切相关,但不能因此故步自封,一味向历史要文化。故宫、长城固然是文化,但动漫、影视也是文化,文旅产业融合时要将古老的文化巧妙融入现代潮流,将厚重的文化用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故宫文化就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典型,不仅在淘宝开了文创旗舰店,将产品更是从风雅画饰、茶道香具拓展到了彩妆、伴手礼等新潮用品。4.6 文化融合应“主客”共享文旅产品设计开发时,要注重服务“双元”主体,即将本土居民的需求与顾客需求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旅游业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也再次给我们提醒,旅游产业具有典型的波动性,文旅产业应该走新型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将目标市场扩大到消费潜力更加巨大的本土居民。[ 参考文献 ][1] 刘安乐,杨承玥,明庆忠,等 . 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态势及其驱动力 [J]. 经济地理,2020(6):203-213.[2] 李金来 . 困惑与突围: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探析 [J]. 社会科学家,2020(2):82-86.[3] 徐翠蓉,张广海 . 新时代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4] 潘海岚,李培英、樊爱霞,等 . 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5] 李天元 . 旅游学概论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乡村旅游-81-1 新冠疫情下旅游行业的发展困境1.1 现金流短缺,资金链存断裂可能旅游业具有季节性,春节期间历来被誉为旅游业的黄金周,在春节期间旅游景点通常都是爆满,然而,今年受新冠疫情的突发影响,三亚,云南等旅游城市,上演一幕幕“空城”之景,全国各大景区也是人数惨淡,随着全国大小城市相继采取“封城、封路”的管控措施,旅游行业几乎处于停摆状态,旅游行业的收入直线下降至“冰点”,各大旅游公司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受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的影响,旅游行业在前期经营过程中需投入大量宣传费用,景区运转前期垫付的费用也不在少数,但随着疫情形势不断严峻,旅游行业几乎停摆,不仅前期的景区宣传费用打了水漂,后期其他相关成本也难以收回。旅游行业具有异地预先销售的特点,异地预先销售是指游客购买旅游产品,一般都会通过旅行社等旅游公司进行提前预定,正常年份下,预定费用基本足以支撑旅游公司前期宣传和运营,但今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各大旅行社,旅游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暂停营业,并全额退回旅客前期预定费用。截止 2020 年2 月 1 日,已有 4.5 亿人取消或延迟春节出行,数亿元预定资金被退回。大量预定资金被退回,叠加旅游行业前期宣传及早期日常运转费用已垫资投入的情况,致使许多旅游公司均遭遇了资金周转困难,短期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期间,旅游行业不但没有迎来收入增长的黄金周,反而暂停营业,“闭门谢客”,可谓“雪上加霜”,这使得很多中小型旅游企业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可能,由此延伸出的固有客源流失、品牌形象受损等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给 2020 年旅游景区和企业的发展投下巨大的阴影。1.2 运营压力增大,经营困难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属于流行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防治关键为减少人员的集聚,切断病毒传播。但由于旅游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撑,这就与疫情防控的要求相违背。为了尽快控制疫情,旅游行业不得不暂停部分人员的工作,仅安排少量人员对景区进行简单的日常维护,然而在景区接待游客人数惨淡,经营陷入停滞的情况下,即使是景区简单日常维护以及维持景区最低限度运营所需的人工成本、水电费,维修费等单向投入,也必然会加剧旅游行业入不敷出的状况,更加加大了经营周转难度。同时资金缺口加大,还会造成现金周转不畅、调度不灵等问题 , 进而引起的偿债能力的弱化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 , 最终影响企业生存,甚至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1.3 市场恢复缓慢,旅游行业复苏难我国旅游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主体众多,但普遍实力不强,极易受外来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再加上旅游行业所固有的脆弱性和高度的环境敏感性等特点,一旦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动,某些不利的变故出现,都会影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发展现代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人际交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和涉外性,旅游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会引起人员的广泛流动,因此在新冠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旅游业难以挣脱束缚,市场恢复相对缓慢。另外,由于今年年初投入多而收入甚微,大部分旅游企业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再加之我国旅游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弱,缺乏强大的经济底蕴支撑,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持续,国内旅游市场益发萧条,小微旅游行业的生存空间将更加的狭小,市场占有份额将更加稀少,而且还由于其自身并无品牌效应同时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客户市场淡忘,复苏之路困难重重。1.4 旅游行业创业环境恶化,协同服务难度加大在疫情期间,需要线下聚集开展的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其中以旅游、餐饮行业最具代表性,旅游行业经营环境的恶化致使投资者投资需求降低,旅游行业创业意愿降低。另外,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倒逼旅游行业进行改革,创新经营方式,培育景区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使旅游行业朝着现代化、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得旅游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同时,为有效防控新冠疫情的蔓延,旅游行业在复工经营过程中要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要配备相应的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这使得旅游行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创业环境恶化。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也使旅游行业的协调服务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疫情的发展,退票订单不断增多,但由于旅游行业的产业链条很长,上下沟通速度慢,效率低。再加上退订量大、话务量高,用户退票需求迫切而旅游行业本身对疫情影响预见不到位,准备不充分,致使大量退票订单积压,给平台的服务信誉、技术处置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 新冠疫情下旅游行业的发展对策2.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行业复苏为解决小微旅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为减轻旅游行业的发展压力,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旅游行业的税费适当减免,助力旅游行业的生产复工。为解决现阶段人们旅游需求不高的状况,政府可以发放消费券,鼓励企业实行弹性休假,协助旅游企业提高服务标准等措施刺激人们旅游消费需求。为解决旅游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服务形式单一的情况,政府可以引导景区做好旅游规划,创新景区营销方式,促进景区服务水平的提档升级,提升景区服务形象。针对不同地区旅游企业受疫情的影响程度不一的情况,为不同地区的旅游行业制定不同的发展方案和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对疫情严重地区和旅游行业竞争能力不足的地区给予重点关怀和帮扶。2.2 完善自身财务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在此情况下,小微旅游行业想要实现逆袭,得到更好的王晓燕:新冠疫情下旅游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乡村旅游-82-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年第 32 卷第 7 期(总第 507 期)发展,必须从内至外的采取措施,在内完善自身的运营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管理层次安排好自身工作,资金结算中心做好资金的统一调配、使用和管理,保证营运资金需求,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缴和监督管理工作,减少欠款的拖欠周期;会计核算中心做好财务预算计划,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并做好对各资金投入项目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工作,编制会计报告,费用统计表,费用分析报告等,完善内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管理与约束。对外有选择地开拓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增强实力,实现双赢,在旅游行业惨淡的现状下,尽量减少资金支出,寻找合适的投资者和合伙人,做好长期的发展规划。另外在进行资金分配时要考虑资金成本和投资回收期。由于饭店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固定成本高,经营内容多样,财务管理复杂,所以作为小型旅游企业尽量减少自身餐厅和饭店的建设,可以与专业餐饮行业合作,达到共赢的效果。在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旅游行业收入甚微的情况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减轻旅游企业现阶段的经营困难,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应对好疫情所带来的经营压力,度过难关;另一方面也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正向影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不久的将来,疫情彻底结束之时,必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2.3 创新经营方式,发展线上“云游”疫情期间,为有效防控病毒传播,限制人员流动,提倡居家隔离。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生活使人们对外出旅游的欲望更加强烈,但由于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许多旅游场所尚未完全开放,许多景区都实行了人员容量限制,种种现状使广大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由此催生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线上“云游”。线上“云游”可以使旅游企业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利用各种网络传播平台进行宣传促销,增加本企业的曝光度,增强产品的吸引力,主要利用 VR 技术,通过营造 3D 虚拟环境,让人在线上“云游”景点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至真至幻的享受,获得极大的互动感和沉浸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另外通过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旅游者的不同消费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旅游服务。同时,线上旅游的开展可以减少人员接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可以完美克服当下做好疫情防控与满足人们旅游欲望的矛盾。新冠疫情虽然给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发展机遇,旅游企业要充分把握好“现代信息技术 + 旅游”的时代机遇,用好科学技术,创新旅游方式,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加强网上旅游商城的开发与建设,开发线上文化旅游产品,变挑战为机遇,促进旅游企业的智能升级,向数字化方向转变。2.4 加强行业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我国旅游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弱,缺乏强大的经济实力,难以解决新冠疫情爆发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在此情况下,旅游企业要想缓解新冠疫情带来的行业危机,提升综合实力,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行业互助,抱团取暖对其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解决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旅游市场低迷的现象,同一区域或邻近区域的旅游文化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合作的方式,组织集成性的特色文化旅游,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扩大受众群体;内容性特色旅游企业和技术性特色旅游企业通过合作加盟,加强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旅游特色宣传营销的互帮互助,彼此取长补短,实现共...
篇三:探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思路
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这次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等各个领域都造成深刻影响,尤其是给主要以人员流动性与集聚性为特征的旅游业造成巨大冲击,全国多家酒店、餐饮、旅行社、景区被迫关停歇业。据统计,近 5 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均处于稳步增长趋势,2019 年旅游总收入 6.63 万亿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估分析,2020 年第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负增长 56%和 15.5%,全年同比减少 9.32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 69%和 20.6%,全年减收 1.18 万亿元。(图 1)目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景区相继恢复开放。各地政府为全面恢复振兴旅游产业而出台旅游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发放旅游消费券、退还旅行社质保金、设立文化和旅游产业纾困基金等一系列扶持旅游产业优惠举措。然而,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旅游需求、旅游方式、消费习惯、旅游心理、旅游形态、关注重点等都有新的改变,旅游行业如何精准把握人们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变化需求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是必须要重新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之一。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现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给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娱乐、交通等文旅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从 2020 年 1月中下旬开始到 2 月底,旅游活动几乎全部按了“暂停键”。新冠肺炎疫情对酒店业的影响是致命性和即时性的,据史密斯旅游研究的调查,短短两周内中国国内酒店入住率从 2020 年 1月 14 日的70%跌至 8%,入住率急剧下降,直到 3 月初才回升到 14%,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这期间酒店和民宿类住宿企业营业额损失超过 670 亿元。全国多家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暂时停止运营,文旅企业月收入几近为零,OTA 和线下旅行社因订单骤减及大量退订造成短期内资金流动性紧张,加之房租、员工工资和运营成本等方面支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等困难,截至目前,已有 10,000 多家旅行社倒闭。当然,政府为支持旅行社积极应对当前困难,文化和旅游部于 2020 年 2 月 5 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向旅行社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以缓解企业资金断流压力。随着我国疫情防控的形势逐渐缓和,3 月 12 日文化旅游部下发了各省(区市)有序恢复省内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思考□文 / 陈艳艳(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提要] 在新发展格局下,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利好影响,因疫情冲击长期“整体停摆”的中国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政府助力旅游业精准有序复工复产,旅游目的地也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刺激旅游文化消费。然而,被疫情重创后的旅游业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缺乏、文旅产品同质化、消费者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却难以快速应对等问题,迫切需要文旅企业创新改革。本文总结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旅游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关键词:新发展格局;中国旅游业;发展举措;对策基金项目:2021 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大数据驱动下黄河流域河南段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12400410292)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1 年 7 月 9 日图 1 2015~2019 年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人次统计图2015~2019 年国内游客人次统计图80000060000040000020000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2015~2019 年入境游客人次统计图1500014500140001350013000125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经济 / 产业No.11x 圆园21 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13 - -
进入防控性复工新阶段,清明假日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 万人次,同比减少了 61.4%,实现旅游收入 82.6 亿元,同比减少了 80.7%, “五一”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 1.15 亿人次,同比减少 41%,实现旅游收入 475.6 亿元,同比减少59.6%。虽然游客人数与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幅显著,但是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向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呈持续稳中上升趋势,截至 6 月底,全国已有10,064 家 A 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随着文化旅游部门相关救助政策的持续发力,加之各地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靶向举措,国内旅游业的恢复形势积极向好,自文化和旅游部下发恢复跨省游之后,已有近 4,000 多家旅行社在携程平台上发布国内游旅游产品,通过携程预订的跟团游、定制游产品出行人数超过 40 万人。表明人们的旅游意愿与消费信心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正逐步提升。由于境外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文化和旅游部只恢复了跨省团队旅游,对出入境团队旅游仍持禁止态度。现阶段的旅游业主要以国内循环为主,省内周边游、跨省游、家庭游、自驾游成为人们旅游首选,从携程自由行、跟团游等订单数量看,云南、四川、浙江、广东、贵州、广西、重庆等地成为人们最后欢迎的目的地省份。从整体来看,跨省恢复以后,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西南地区人气较高。据途牛旅游网检测数据显示, “私家团”、 “跟团游”、 “定制团”、 “小团”等关键词的搜索量持续上升,说明受疫情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旅游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人们更加青睐小集群的个性化旅游方式,相较于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更重视社会治安和卫生状况等因素,更加追求景区的安全性、品质感、体验感,传统的景区营销模式、同质化严重的旅游产品将面临淘汰,而精细化、智慧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服务将是国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戴雪峰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应立足发展国内旅游。为进一步支持文旅产业复苏,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减税降费、资金奖励政策、专项债券等帮扶纾困政策,武汉政府推出为导游员发放稳岗补贴、发放文旅消费券、给予防疫经费补助、对文旅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不缓贷等举措提振文旅产业复苏发展。云南省采取对自驾游客予以邮票补贴、奖励高 A 级景区创建、优惠景区门票、财政减收等针对性措施促进旅游市场加速恢复。虽然政府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文旅产业复苏发展,景区采取了预约限流、严格防疫等安全举措,以及减免门票等多项惠民政策刺激旅游消费,旅游者出游意愿不断增加,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但被疫情冲击后的旅游社、景区、酒店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加之人们消费方式、观念、习惯的转变导致了旅游业必须改革商业模式以适应疫情常态化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全面复苏文旅消费,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渐进过程与旅游企业整体持续的服务创新过程。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面临的问题(一)旅游企业资金链紧张,行业失业率较高。我国文化旅游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期面临整体停摆,多处旅游景区、酒店、餐饮业关闭,剧场、博物馆、会展闭馆,电影院、KTV 等人员聚集性较强的娱乐性场所关门,本该是春节黄金周季却由于疫情的爆发造成各行各业无法复工,营业收入骤减,加之消费者出游计划的取消导致大量的退单退款,以及长期停工停产下租金、员工薪酬、税费、设施维护等的必要支出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资金链断裂,使旅行社、OTA 平台、住宿业,旅游景区等面临极大的经营困境。尤其是现阶段国外形势的严峻复杂,出入境旅游业务还未恢复,国际旅行社及涉及国际业务旅游企业不得不转入国内或周边游,订单少,利润低,旅游需求不足,运营成本高却微利,而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短期融资能力不足、现金流短缺、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而面临倒闭风险。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7 月,全国已有 80 万多家企业注销。与此同时,多数企业通过降薪、裁员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造成旅游从业人员大量失业或转岗,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预测,全球旅游业的失业人数将达 1 亿人,亚太地区可能有 4,900 万名旅游从业者失业,从美国来看,2020 年失业率大幅上升,创历史新高,我国旅游业也同样面临规模性失业风险,旅游从业人员就业、收入、发展机会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旅游业复苏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二)游客的消费信心亟须恢复,旅行安全标准有待统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不可控性以及破坏性加剧了这次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持续性和不确定性,短期内很难消除人们的外出恐慌心理,影响了人们对于旅游消费的信心。游客最基本的保障就是旅游公共安全管理,而这次疫情的爆发也让游客更加重视旅游公共安全问题,然而旅游企业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危机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应急防控反映相对较慢、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性不足,安全标准尚未统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旅游意愿。与此同时,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旅游模式,对绿色生态型健康旅游、康阳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产品更为青睐,对旅游市场的卫生安全应急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更为重视。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调查数据显示,疫情过后,旅游企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完善是刺激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外在条件。虽然各个景区都在实行消毒、预约、限流、体温测量等防控措施进行安全管理,但由于资金短缺或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在卫生安全应急领域的硬件服务能力建设上还有待改善。(三)文旅融合程度低,创新型文旅产品有待开发。此次疫情给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会展等文旅行业造成了断崖式的冲击,疫情逐渐向好之时,多地政府、文旅厅及旅游企业等通过发放消费券、实施弹性工作制、门票减免、提供折扣等措施刺激民众文旅消费。虽然较疫情期间有所回暖,但这些举措难以满足现阶段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等消费需求,难以发挥持续性吸引作用。旅游产品仍需在保证消费者安全的前提下从供给端发力加快文旅融合步伐,积极探寻融合路径、培育文旅新业态、打造品牌 IP、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激发旅游者出游意愿。然而,目前文旅项目还存在创新不足、文旅资源挖掘深度不够、文旅产品同质化严重、文旅融合产品开发广度不足、缺乏高层次文旅人才、营销手段落后、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四)数字化程度不够,旅游业数字化能力亟待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电商的快速发展、手机支付的普及以及疫情期间消费者无形中培养起来的线上消费、非接触消费、健康化消费等消费习惯,人们对客流检测、预警以及疏导信息、景区自主导览、智能讲解等系统接受程度更高、需求更多,这也倒逼旅游业加快走上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之路。疫14 - -
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各大景区实行提前线上预约、非接触售票、扫码或刷脸准入等新技术手段以及限流等举措满足消费者安全心理需求。然而,虽然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大部分景区由于受疫情影响的资金短缺、缺少智慧化建设的支持,还是存在网络建设缓慢、卡顿、数字化管理方式应用不足、景区发展不均衡、景区数字化人才匮乏导致数字化应用不广泛等问题,而旅游景区如何利用好这些新技术新手段让运营方式便捷化和人性化、让消费者体验到安全愉悦的享受是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三、对策建议(一)强化纾困政策精准帮扶,加大行业人才技能培训力度。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国家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纾困政策,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发布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通知、出台阶段性减免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延长税款手续费申报期限、减免个体工商户物业租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国务院联防联控召开支持文旅等行业新闻发布会,要求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支持力度,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针对旅游从业人员大量失业及换岗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导游队伍稳定相关工作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导游人员权益保护工作,支持旅行社、行业组织为导游开展线上免费培训,并给予适当补助,以稳岗就业。从各级政府层面来看,北京对符合条件的中小文化企业给予贴息、贴租等奖励,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浙江等地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上季度实际缴纳事业保险费的 50%,这些减负帮扶政策为文旅产业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好政府的帮扶政策,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现状,加大力度进行人才培训,加快互联网、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的融合,在形势严峻的环境下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二)提升旅游公共安全水平,增强旅游者消费信心。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企业如何树立健康安全卫生形象、创新服务发展来提高游客消费信心是旅游业振兴复苏的重要环节。要真正提振游客消费信心,必须充分保障游客在旅行中的卫生、食品安全。旅游企业应加强旅游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措施,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预警机制、提高旅游安全应急能力,不断完善危机管理策略,借鉴国内外应急反应机制的成功经验,形成务实的旅游安全应急体系、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安全应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应急队伍业务素质,切实提升旅游企业危机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并制定全国统一的旅游安全标准和服务规范,最大限度降低旅途中的卫生安全风险,减少或消除游客心理障碍。在保障旅游安全的基础上,优化旅游产品形态,加强服务创新,打造高品质、...
推荐访问:探析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应对举措和发展思路 探析 疫情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