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心得(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流心得(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交流心得(完整文档)

 

 交流心得

 在台灣過了 3 個月 , 感覺終於有資格對台灣的學習生活說一點什麽了 。

  我曾經開玩笑和我的同學說, 台灣的文化就是“古早味傳統文化和西式快餐文化”的完美融合。

 這樣拗口 且長的定義實在很難讓人理解。

 我想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來解釋。

  “古早味”是台語, 大致意思就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傳統口味。

 台灣除了阿里山、 日 月 潭,形形色色的小吃大概就是大陸人民所熟知的台灣“第三寶”了 。

 夜市即是台灣小吃蓬勃發展的產物。

 台灣從南至北, 不曉得有多少的大大小小的夜市。

 這些夜市誠然各有不同, 但是非常像自古流傳下來的趕集。

 這種集會在大陸已經很難看到了 , 而在台灣仍然人氣超旺, 人山人海。

 沒有精緻的裝修, 沒有大批的衣冠整齊的服務生, 有的只是獨具特色的美食和便宜的價格, 不由得讓人感受到親切和鄉土的感覺。

 百年傳統美食數不勝數, 吃都吃不過來, 更有天馬行空的台灣人民不斷地在傳統美食中添加現代創意。

 不僅僅是美食, 台灣真的很好地保留了一些傳統的古方, 不僅僅只是美食。

 我看到非常古老的木質手工藝, 看到非常古舊的白熊面霜, 看到非常古老的琉璃……有些時候我都在想, 究竟為什麽台灣能夠把這些已經徹底消失在都市裡的文化保留的這么好,這種幾乎和現代完全不兼容的東西,究竟靠什麽生存下來?

  撇開美食, 誠如某篇中央社發的關於義守大學交流學生的新聞所寫的:

 一邊學習一邊旅遊, 我在旅遊過程中尤其感覺到台灣人民極致的熱情。

 在我的印象中, 越是現代, 人情味越

 淡, 人們之間的關係越冷漠。

 但是在台灣這個中等發達地區, 這種有些類似古書中大同社會的情形讓我感覺非常地訝異。

 通常, 我可能只會找路人問路, 但是最後, 很可能這個熱心的人不僅指路給我看, 還可能很認真地畫了一幅圖, 更有可能直接幫忙叫車, 更甚者會開著自己的車讓我們搭順風車。

 我們也不止一次碰到專門做司機兼導遊的工作的計程車司機, 由於我們都是學生, 覺得包車貴, 一般只是問問, 也不會包他的車。

 但是即使這單生意做不成,這些計程車司機們還是非常熱心地把各種咨詢介紹給我們。

 這種我們只咨詢 10%, 但是最終得到 100%的案例在我的旅遊經歷中不止碰到一次,讓我們非常感動。

 這種“古早味”的人情味,完全不同於某些地方因為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利益至上、 人情冷漠的情況。

  而西式快餐文化, 則是某一天我突發奇想想到的形容。

 如果要單獨解釋, 或許沒有那么容易。

 西式快餐文化在大陸也有很多, KFC\麥當勞就是典型的西式快餐文化。

 但是在台灣,除去這些典型之外,讓我感到很訝異的就是他們把西式快餐文化融合在他們的傳統文化當中。拿夜市來說, 夜市本身就是一種傳統文化, 但是在台灣, 夜市和路邊攤做的最多的東西大概就是炸雞排和鹽酥雞, 這兩種東西就差不多是 KFC 或者麥當勞的炸雞排和雞米花的口 味, 只是便宜許多而已。

 雖然從形式來看是一種傳統文化, 但是內容確實西式文化。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瑞豐夜市中有一家專門賣焗烤馬鈴薯的攤子。

 所謂焗烤, 就是用奶酪覆蓋在某種特定的事物上的做法, 這應該是典型的西式做法吧( 在我印象中傳統的中國飲食中大概是沒有奶酪這種東西的)

 。

 奶酪+烤馬鈴薯, 典型的西式+中式, 也就是我印象中典型的“古早味傳統文化+西式快餐文化”。

 還有就是建築。

 基本上我到台灣的名勝古跡參觀時, 都會有一種印象, 那就是, 台灣的古跡文化實際上是殖民文化。

 我們所參觀的建築, 除去原住民的特色建築以外,基本都是台灣在殖民時期, 外來殖民者的建築模式。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 大概由於這些外來殖民者“入鄉隨俗”的緣故, 在建築中也會融合了中式建築風格。

 台南赤坎樓的建築, 外觀看起來有些西式元素, 內部卻是純中式, 而供奉的神明也是典型的中式神明——文曲星。

  在學習的時候, 我也很深刻地體會到這樣的融合。

 形式上, 大班授課, 學生坐著, 老師高高站著, 除去現代化多媒體設備, 一切都和傳統的中式授課方式一樣。

 而實際上, 就授課的內容, 尤其是教育理念, 確實非常西式的。

 比如攝影課的老師再三跟我們強調, 我們交了學費, 那么就是買了學校的服務, 老師是作為一個服務者, 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監視者。這樣的概念我真的還是第一次聽到, 幾乎顛覆了老師的權威。

 而眾多實踐課程, 也讓我感覺到一種不同於理論學習的另外的一種學習方式, 大開眼界。

  而在我在大陸兩年的大學生涯里, 我從未見過我們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跳起來很入戲地大喊大叫。

 但是這裡的老師真的很容易就能夠玩得像個學生一樣, 學生也可以隨意插話問問題,或者刁難老師, 完全沒有問題。

 最讓我欣賞的是他們的想象力。

 在電視節目 製作的課上, 老

 師發給我們一疊報紙, 要求我們用報紙做成小短劇的道具。

 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原來簡單的一張報紙可以變成一隻狗狗、 一個精緻的香奈兒包包、 一個話筒, 甚至馬桶和小便池。

 我發現自己的想象力早已經被局限在一個很小的圈子里。

  和 DM 在 Q 聊的時候他問, 你們難道不學習專業知識嗎? 這其實也是我的疑問。

 但是在老師看來, 能夠發揮想象力就是最重要的能力。

 老師可以很隨便地就定下考試的方式, 但這種方式一定是需要實踐的。

 說實話我覺得實踐很煩,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由於大陸教育中理論過多而導致的陰暗面。

  總而言之, 在這裡已經三個月 , 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或讓我稱奇或讓我溫暖或讓我欣喜的東西。

 我很感謝在台灣的這段日 子里各個認識我的或者不認識我的人對我的幫助和鼓勵, 讓我在台灣的生活非常地開心。

 國際關係處的老師們真的為我們做了很多事情, 很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

 老師、 舍監也都對我們非常友好, 這四個月 將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四個月 ~!

 廈門大學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

  曾崢

  義守大學大眾傳播系

推荐访问:交流心得 完整 心得 文档